“7月20日,美国对华袜业设限程序正式启动,作为中国袜子出口大户的沪浙业界,不要心存侥幸,紧急行动起来,共同应对美方对华进口袜子的设限……
”
7月27日,也就是在美国设限程序启动的一个星期后,沪浙袜业行业人士聚集上海,召开行业秘书长会议,紧急磋商应对之策。此前,业界人士已在7月23日聚会通报有关情况。
今年6月28日,美国4家纺织品集团向美国纺织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提出申请,声称2003年来自中国的袜子已经从2001年的不足100万打增至2200万打,使美国袜子制造从2001年的2.07亿打降至2003年的1.66亿打,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76%降至40%。他们声称,中国生产的袜子对美国形成“市场扰乱”并“构成威胁”,希望美国政府对美国袜子制造商提供贸易救济,将中国袜子明年的进口增长限制在7.5%的水平。按照程序,7月20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将就是否接受美国行业协会提出的对中国进口袜子实行纺织品特别保护措施的申请。
自2002年美国对我输美部分商品取消配额后,我袜类对美出口快速增长。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3年我袜类对美出口数量金额分别比2001年增长33倍和14倍。袜类对美出口涉及我出口企业300多家、生产企业上千家以及上千万的个体劳动者。美国对我袜子出口重新设限,对我袜子出口和生产将产生负面影响:
1、 由于美国单方面设限,进口商为规避风险,将部分袜类订单转移其它国家和地区,从而导致我袜类对美国出口整体下降;
2、 美国单方面设限还将导致其它国家仿效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
3、 加剧国内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导致出口价格进一步下跌;
4、 出口减少将影响国内袜子生产和就业,同时也可能引发袜业的兼并、破产的重组。
针对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沪浙袜业行业协会迅速反应,于7月27日召开两地行业协会秘书长会议,商议应对措施。义乌袜业协会秘书长金善富说:“美国特保措施之剑已经指向中国,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浙江是我国袜业主要产区的出口区,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浙江出口美国的袜子共1250万打,占中国袜子对美国出口总量的68%,比去年同期增长2.61倍,美国已成为浙江袜子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一旦重新设限,势必给浙江乃至中国袜子出口带来沉重打击。因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准备应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海力拓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培鑫说:“我们的产品100%供应美国市场,希望在2006年出口额能达2000万美元。如果美方对中国袜子实行配额限制,不仅前期投入无法得到有效回报,全公司300多名员工也将面临失业。”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袜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孙毅说:“作为企业利益的维护者,在关键时刻行业协会应站出来为企业做事;作为全国性的袜子专业委员会和袜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我们理应积极配合好工作。”
会议主持人、上海内衣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国琪提醒相关企业,应尽量与商会和协会取得联系,在30天的公众评论期(8月23日截止)内尽快提交客观翔实具有说服力的评论材料,各地袜业商会协会也应在最短时期内作出行业的评论。他还建议沪浙袜业商会协会能起带头作用,带领企业联合应诉美国行业协会不合理的申请。
沪浙两地秘书长们纷纷表示,积极应对美方的特保措施,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全力以赴,齐心协力,争取打胜这一仗。
受商务部委派,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到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并接受了咨询。
会议决定从即日起,建立沪浙行业协会应对美方对华袜子进口设限的预警机制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共享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