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0573-87236646

所在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海宁袜业上半年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09-09-03

    在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海宁的各个产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作为海宁的传统产业,袜子行业在艰难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在各袜企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保持小幅增长的局面,增长态势放缓。
    据统计,今年1-6月份,全市袜子工业总产值累计10.29亿元,同比增长4.9%,创利税0.78亿元,同比增长14.6%,总计利润为0.41亿元,同比增长了27.2%。我们海宁的袜子多数为出口产品,上半年累计出口总值7121万美元,同比增长2.6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57%,较去年同期增长1.16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全市袜子出口总值1463万美元,同比增长8.44%,出口情况总体良好。虽然出口总量增加了,但是在激烈竞争下袜子的单价下降了10%左右,呈现出一种量增价减的趋势。
    目前,中国的纺织业已经提前进入了高成本时代,成本的上升包括了劳动要素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用地成本上升、资金要素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在高成本的背景下,袜业企业为保生存已经面临着各方面较大的压力。
很多企业反映,现在订单就是粮票,只要有点利润,不至于企业机器停转,多数企业还是能接受低价订单的。我们海宁的袜子档次高,信誉好,有很大一部分外商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些企业更是在困境中积极采取措施,寻找和开辟国外袜业销售市场。但目前经济形势紧张,竞争越发激烈,只有袜业企业抱团,不搞恶性竞争,才会有更多的商机。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合理引导,企业间也应该互相协调,开展良性竞争。
    在同样不利的局势下,纺织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最大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人们对纺织类产品有刚性需求,二是纺织行业自身的产业链非常完备。因此我们海宁的袜业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还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局面,但今后仍需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金融危机这股寒流的“冷冻”下,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政府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剖析时局,直面挑战,主动应对,为企业送来了阵阵暖风。
    一、《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4月底,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这再次给处于严寒时期的企业带来阵阵暖意。因为本次公布的《规划》明确提出了2009~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的五大规划目标以及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八大任务,为纺织业在今后三年的发展绘出了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体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经济基调,长远有助于恢复行业的信心、促进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尤其《规划》对传统行业的新定位,将纺织业这一“夕阳行业”提升到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的高度上。这种新的定位和认可,意味着纺织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长远推动纺织工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但是,我们海宁的袜业企业大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企业信用、融资能力、扩张能力均较弱,尽管《规划》中规定给予纺织企业融资支持、减轻负担和不合理收费、鼓励并购重组等手段和方法,但在具体执行上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二、出口检验检疫费打七折。五月中旬,财政部联合多部委下发了《关于减免出口农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通知》,其中明确了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09年12月31日,对部分出口纺织服装产品(中国出口商品海关编码第61章、62章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调低30%。据统计,我市袜子行业所有产品均属于减免出口产品,2009年我市袜子产品1-5月份累计出口额达到0.57亿美元。此项新策使我市众多中小纺织企业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受益匪浅,减少了出口费用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负担。能减少出口费用,这对利润仍在不断下降的袜业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过,有企业反映相较于因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因为目前这一部分费用仅占到成本约1.25%,而欧美今年新增的第三方检测费用就约2%。为此,我市外经贸局组织召开外贸预警联络员会议,推动嘉兴市沙发、袜子两个对外贸易“预警点”工作顺利展开,帮助企业提高对外贸易风险意识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
    虽然今年是“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却也是政府“政策最宽松”的一年,很多企业家也表示将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大干一场。协会也将继续以“服务企业”的宗旨为海宁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
返回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海宁袜业上半年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09-09-03

    在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海宁的各个产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作为海宁的传统产业,袜子行业在艰难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在各袜企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保持小幅增长的局面,增长态势放缓。
    据统计,今年1-6月份,全市袜子工业总产值累计10.29亿元,同比增长4.9%,创利税0.78亿元,同比增长14.6%,总计利润为0.41亿元,同比增长了27.2%。我们海宁的袜子多数为出口产品,上半年累计出口总值7121万美元,同比增长2.6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57%,较去年同期增长1.16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全市袜子出口总值1463万美元,同比增长8.44%,出口情况总体良好。虽然出口总量增加了,但是在激烈竞争下袜子的单价下降了10%左右,呈现出一种量增价减的趋势。
    目前,中国的纺织业已经提前进入了高成本时代,成本的上升包括了劳动要素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用地成本上升、资金要素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在高成本的背景下,袜业企业为保生存已经面临着各方面较大的压力。
很多企业反映,现在订单就是粮票,只要有点利润,不至于企业机器停转,多数企业还是能接受低价订单的。我们海宁的袜子档次高,信誉好,有很大一部分外商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些企业更是在困境中积极采取措施,寻找和开辟国外袜业销售市场。但目前经济形势紧张,竞争越发激烈,只有袜业企业抱团,不搞恶性竞争,才会有更多的商机。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合理引导,企业间也应该互相协调,开展良性竞争。
    在同样不利的局势下,纺织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最大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人们对纺织类产品有刚性需求,二是纺织行业自身的产业链非常完备。因此我们海宁的袜业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还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局面,但今后仍需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金融危机这股寒流的“冷冻”下,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政府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剖析时局,直面挑战,主动应对,为企业送来了阵阵暖风。
    一、《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4月底,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这再次给处于严寒时期的企业带来阵阵暖意。因为本次公布的《规划》明确提出了2009~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的五大规划目标以及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八大任务,为纺织业在今后三年的发展绘出了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体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经济基调,长远有助于恢复行业的信心、促进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尤其《规划》对传统行业的新定位,将纺织业这一“夕阳行业”提升到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的高度上。这种新的定位和认可,意味着纺织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长远推动纺织工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但是,我们海宁的袜业企业大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企业信用、融资能力、扩张能力均较弱,尽管《规划》中规定给予纺织企业融资支持、减轻负担和不合理收费、鼓励并购重组等手段和方法,但在具体执行上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二、出口检验检疫费打七折。五月中旬,财政部联合多部委下发了《关于减免出口农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通知》,其中明确了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09年12月31日,对部分出口纺织服装产品(中国出口商品海关编码第61章、62章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调低30%。据统计,我市袜子行业所有产品均属于减免出口产品,2009年我市袜子产品1-5月份累计出口额达到0.57亿美元。此项新策使我市众多中小纺织企业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受益匪浅,减少了出口费用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负担。能减少出口费用,这对利润仍在不断下降的袜业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过,有企业反映相较于因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因为目前这一部分费用仅占到成本约1.25%,而欧美今年新增的第三方检测费用就约2%。为此,我市外经贸局组织召开外贸预警联络员会议,推动嘉兴市沙发、袜子两个对外贸易“预警点”工作顺利展开,帮助企业提高对外贸易风险意识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
    虽然今年是“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却也是政府“政策最宽松”的一年,很多企业家也表示将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大干一场。协会也将继续以“服务企业”的宗旨为海宁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
返回